《名校名家行》025-58651276

栏目组热线:025-84433303

爱满重阳!无锡校园开展敬老爱老活动

2024-10-14

爱满重阳!无锡校园开展敬老爱老活动

情暖金秋

爱满重阳

伴随着阵阵秋风

重阳佳节如期而至

锡城学校开展了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

重阳节主题活动

传承弘扬尊老敬老美德

大力营造爱老助老氛围

“九为阳数,

其日与月并应,

故曰‘重阳’。”

同学们一起了解重阳节的起源、演变和习俗

学习重阳诗歌

 

在制作传统糕点的体验中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享受劳动的乐趣

同学们还将亲手制作的重阳糕

送给长辈品尝

表达孝敬之情

爷爷奶奶们来到幼儿园

表演舞蹈、越剧、空竹等拿手“绝活”和小朋友们一起欢度重阳节

同学们还走进

敬老中心、养老院等地看望慰问老人打扫卫生、陪伴聊天、表演节目

……

 

 

为家中长辈捏肩捶背、端水洗脚陪家人一起登高望远……表达对长辈的感恩延续敬老爱亲之心

拿起画笔和纸张创作重阳节艺术作品将这份心意送给长辈让老人们感受到来自孩子们深深的敬爱与关怀

图片来源: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江阴市文林中心小学、无锡市新吴区南星小学、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无锡市峰影小学、无锡市河埒中心小学、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无锡市实验幼儿园、无锡市太湖幼儿园、无锡市后宅中心幼儿园、无锡市新吴区鸿运苑幼儿园、无锡市五爱实验幼儿园、无锡经开星宇幼儿园、无锡市南湖幼儿园

在今天这个寓意长长久久的节日里和孩子这样讲重阳节

 

重阳节起源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

至唐代走入民间

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

“九”为阳数(奇数)之“极”

九月初九,两“九”相重

所以叫“重阳”或“重九”

又因“九”“久”谐音

古人认为这一天

“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习俗

登高“辞青”

与春季踏青相对

重阳时节已经接近深秋

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凋零

此时登高游览,被称作“辞青”

而且此时登高

能适当增强锻炼,呼吸新鲜空气

有助于加强新陈代谢,强健体魄

赏菊,饮菊花酒

陶渊明之后

菊与酒

被视为重阳最重要的文化符号

在汉族古俗中

菊花就象征长寿

菊花酒也在古代被看作

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它不仅可以明目

还有轻身、补肝气、

安肠胃、利血之妙

遍插茱萸

自唐代起

人们就认为在重阳节

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

或磨碎放在香袋里或插在头上

用以“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茱萸香味浓

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

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古时称“饵”

一般由稻米粉或粟米粉蒸成

制法因地而异

有时会用枣、栗、杏仁等点缀

显得丰富多彩

因而又称“花糕”

糕与“高”谐音

作为节日食品

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

喜尝新粮的用意

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

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节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祝愿所有的老年人健康长寿,幸福安康

 


联合出品: 

江苏教育频道《名校名家行》栏目组 

南京电视台牛咔视频《新魅力校园》栏目组

 

本平台及网站发布内容,由江苏新魅力校园融媒体中心原创或者甲方授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若发现我们的内容使用了第三方素材,请权利人联系我们洽谈授权或删除。